发布时间:2021-11-20
流行特点:
本病主要发生在2月龄左右的仔猪,主要是由饲养条件不好、寒冷天气多变、潮湿等外界因素引起。
临床症状:
体温升高(40.5℃-41.5℃)、精神不振、寒战、喜钻垫草、打堆,眼有粘性或脓性分泌物,与猪瘟很相似。少食或不食,初便秘后下痢,粪便淡黄色或灰绿色,恶臭,身体很快消瘦,部份猪中后期皮肤出现弥慢性湿疹,腹部明显到2-3周,最后极度消瘦衰竭而死。
病理变化:
急性型主要呈败血性变化,肢体末梢瘀血呈青紫色,慢性病例大肠粘膜有典型的坏死和溃疡,或粘膜呈弥漫性坏死,肠壁变厚,失去弹性,肝淋巴结等干酪样坏死。
治疗方案:
用止痢散拌料,黄芪多维兑水对未感染的猪群、感染了的猪群进行预防和治疗。
建议处方:
①氧必利/伤寒痢疾灵+庆大混合注射
②长效痢好/恶痢消+抗病毒一号分别注射
③鼎尖红弓链+热毒王混合注射
仔猪黄白痢
流行特点:
本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,高致死性的腹泻疾病。
临床症状:
仔猪出生时健康无病,有的仔猪出生后12h左右就发生此病。最急性型,不显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。病仔猪突然发生腹泻、粪便呈黄色浆糊状或黄色水样,并含有凝乳小片。病仔猪肛门松弛、捕捉时会因挣扎或呜叫而增加腹压,常由肛门排出稀粪,呈水样喷出。病程稍长,很快消瘦、脱水,最后因衰竭、昏迷而亡。但患此病的乳仔猪,无呕吐现象。
病理变化:
常有小肠急性卡他性炎症和败血症的变化。小肠粘膜红肿充血或出血;小肠内充满气体、松弛。胃粘膜发红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。重者心、肝、肾等脏器有出血点,有的还有小的坏死灶。
治疗方案:
如果发生本病应把病猪隔离,菌毒杀1:300、化脓碘精1:500、清毒全能1:1000进行环境清毒。
再用止痢散拌料,黄芪多维兑水对未感染的猪群、感染了的猪群进行预防和治疗。
建议处方:
①止痢血清注射
②止痢三绝注射
③氧必利/伤寒痢疾灵+庆大混合注射
④长效痢好注射
⑤恶痢消注射
上一篇: 传染性胃肠炎、流行性腹泻
下一篇: 掌握让猪增肥增重的十种小技巧!